硫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硫黃
Liú Huánɡ
別名 硫磺、黃牙、天生黃、石流黃、石留黃、硫黃、昆侖黃、黃硇砂、石硫黃、流黃、黃英、煩硫、石亭脂、九靈黃童、山石住、將軍、白硫黃、硫黃花、硫黃粉
功效作用 壯陽,殺蟲。治陽痿虛寒瀉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癬,濕疹,癩瘡。
英文名 SULFUR
始載于 神農本草經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脾經腎經
藥性
藥味

硫黃,古代煉丹常用礦物之一。又名石留黃。即礦物硫(S)。《抱樸子內篇.金丹》:“以華池和丹,以曾青、硫黃末覆之蔫之,內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目錄

別名

石流磺、流磺、石留磺、昆侖磺、磺牙、磺英、煩硫、石亭脂、九靈磺童、山石住、磺硇砂、將軍、白硫磺、天生磺、硫磺花、硫磺粉。

【拼音】LIUHUANG

【化學式】S  

功效分類

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  

藥材基原

為自然元素類硫黃族礦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質或含硫礦物經煉制升華的結晶體。  

炮制

生硫磺:去凈雜質,砸成小塊。制硫黃:取揀凈的硫黃塊,與豆腐同煮,至豆腐現黑綠色為度,取出,漂去豆腐,陰干。(每硫黃10斤,用豆腐20斤)

《綱目》:"凡用硫黃,入丸散用須以蘿卜剜空,入硫在內,合定,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氣;以紫背浮萍同煮過,消其火毒;以皂莢湯淘之,去其黑漿。一法:打碎以絹袋盛,用無灰酒煮三伏時用。又消石能化硫為水,以竹筒盛硫埋馬糞中一月,亦成水,名硫黃液。"  

藥源分布

動植物資源分布:硫黃Sulfur主產于內蒙古赤峰、陜西南部、四川甘孜、河南洛陽、山西;江蘇、湖南、江西、廣東、臺灣亦產。銷全國各地。  

采收儲藏

采挖得自然硫后,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經加工制得。

本品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制得。

[原礦物]

硫黃 Sulphur

形態:斜方晶系。晶體的錐面發達,偶爾呈厚板狀。常見者為致密塊狀、鐘乳狀、被膜狀、土狀等。顏色有黃、淺黃、淡綠黃、灰黃、褐色和黑色等。條痕白色至淺黃色。晶面具金剛光澤,斷口呈脂肪光澤。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斷口呈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1~2。比重2.05~2.08。性脆。易碎。用手握緊置于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體輕。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生境分布]

常見于溫泉口壁、噴泉及火山口域;有時在沉積巖中。分布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四川、廣東、臺灣。

[采制]

將泥塊狀的硫黃及礦石,在坑內用素燒罐加熱熔化,取其上層之硫黃溶液,倒入模型內,冷卻后取出。

化學成分]

主含98.o%以上的單質硫。

性味功能]

酸,溫;有毒。外用止癢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

[主治用法]

外治用于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于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內服炮制后入丸散服;外服研末油調涂敷患處。

[用量]

1.5~3g;外用適量。

硫黃:古代煉丹常用礦物之一。又名石留黃。即礦物硫(S)。《抱樸子內篇.金丹》:“以華池和丹,以曾青、硫黃末覆之蔫之,內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性質】

硫磺是無機農藥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商品為黃色固體或粉末,有明顯氣味,能揮發。硫磺水懸液呈微酸性,不溶于水,與堿反應生成多硫化物。硫磺燃燒時發出青色火焰,伴隨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用于防治病蟲害常把硫磺加工成膠懸劑。它對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產生藥害。

參看

關于“硫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小h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亚洲第一区欧美日韩 | 亚洲午夜福利片高清 | 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