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望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耳廓望診(inspection of ear),中醫通過觀察病人耳廓及其各區域的色澤、形態變化診察疾病的方法。屬望診范疇。耳廓的總體觀察,以耳輪變化為主,還包括耳道分泌物。耳廓各區域的分部觀察,稱為耳穴望診。

目錄

原理和臨床意義

耳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密切,是體表與內臟聯系的重要部位。耳與內臟是通過經絡循行分布進行聯系的。手足少陽經脈布于耳,手足太陽經和陽明經也行于耳的前后,而手足三陰經則通過其經別合于陽經和耳部相通。十二經脈直接或間接都與耳有聯系。因此,耳為宗脈(各條經脈)所聚之處,耳部色澤形態的變化能反映各經脈的內在病變。十二經分別與五臟六腑相絡屬,十二經的變化反映于耳,本身就體現了五臟六腑的病變。耳為腎之竅,腎氣通于耳,腎氣充則耳聰腎氣虛耳鳴耳聾心主血肺主氣肝主疏泄。氣血運行而上榮于耳,溫養耳竅則聽覺聰。若心、肺、肝等臟有病,氣血不調或不足,則耳竅失聰。耳不僅在功能上與內臟有關,而且內臟病變也可反應在耳部(包括各區域)的色澤、形態變化上。尤其是耳部各區域分布著與臟腑相應的特定部位(耳穴),其色澤形態變化就更為直接地表現出臟腑的內在病變。因此,耳廓望診對于臟腑精氣盈虧、病邪盛衰和病變所在部位的判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耳廓總體觀察

是以耳輪為主的外耳觀察。主要有:①色澤變化。耳廓紅潤光澤,是先天腎氣充足、氣血旺盛的正常現象;耳廓顏色干枯不潤,是先天腎虧、氣血不足的病證表現。耳輪色白見于陽虛寒盛或氣血兩虧;耳輪紅腫屬肝膽火旺或濕熱邪毒之證;耳輪青黑多見于劇痛病證;若干枯焦黑則可見于溫熱病后期及腎虛下消證,為熱盛傷陰腎陰久虧所致。若耳背見有紅絡,伴耳根發涼,則多見于麻疹病的出疹前。②形態變化。耳輪厚大,腎氣足;耳輪薄小,腎氣虧。耳廓腫起為實證,多屬肝膽火旺;耳廓瘦削為虛證,多屬腎陰不足;耳輪肌膚甲錯(皮膚粗糙脫屑),為瘀血內阻之征。在正常情況下,外耳道耵聹,為黃白色碎屑。若耳內流膿,則稱膿耳,膿液有黃、白、紅色和發出臭味等變化,多因風熱上壅或肝膽濕熱或腎虛火旺而造成。

耳穴望診

是對耳廓表面各區域特定部位(耳穴)的色澤、形態等進行全面系統觀察的望診方法。耳穴望診以臟腑經絡與耳穴相應為理論基礎,屬經絡診法范疇。耳穴變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變色。相應耳穴皮膚呈紅暈、暗紅、暗灰、蒼白,或中央白色而邊緣為紅暈的色澤變化,以點狀或片狀形式出現,可見于胃痛吐血便血泄瀉脅痛腸癰淋證水腫咳嗽痹證眩暈婦科病。紅暈者多為實證、熱證,蒼白者多為虛證、寒證。暗紅、暗灰者常為氣滯血瘀之象,有寒證或熱證兩種可能。②變形。相應耳穴有結節、點狀或圓圈狀凹陷、條索狀隆起或縱橫交錯的線條等。可見于脅痛、癥虛勞腫瘤心悸怔忡等病。③丘疹。相應耳穴處出現高于皮膚的點狀隆起,以水皰樣丘疹為多,可呈紅色或白色,多見于婦科病、泄瀉、腸癰、便秘、水腫、淋證、咳嗽、心悸等。④脫屑。相應耳穴皮膚有白色糠皮樣脫屑,擦之不易除去,常見于皮膚病郁證失眠、心悸、便秘等。⑤血管充盈。血管明顯充盈,或血管局部充盈而呈圓圈、條索狀,可見于胸痹真心痛、眩暈、咳血等。耳穴望診可根據臟腑相應定位,結合耳穴有關征象判斷臟腑疾病證候,臨床應用時常配合耳穴按診(見表)。

臟腑病證耳穴望診簡表


耳廓望診方法

一般先作總體觀察,再作分區的耳穴望診。可用拇指和食指牽拉耳廓,對準光線,兩目平視耳廓,由上而下,由前而后分部位觀察。發現耳穴局部有病變反應征象時,用無名指將耳背頂起,使該處皮膚先繃緊再放松,反復幾次,同時觀察病變反應的色澤和形狀變化,并與另一側耳廓相應部位對照,以區別真偽。如耳廓局部有結節、隆起時,應結合耳穴按診試探其大小、硬度、可移動度及有無壓痛(見經絡腧穴按診),觀察其邊緣是否整齊。

臨床注意事項

①望診前不要擦洗耳廓;②光線不充足處輔以手電透光,即用手電筒從耳廓背面照射;③望三角窩耳甲艇部位時,用手指或探棒擴開耳輪腳對耳輪下腳;望耳甲腔時用拇、食指捏住耳垂部向下拉,使之充分暴露,以便觀察。

關于“耳廓望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 | 一级少妇女片完整版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