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性肢端皮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腸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系由腸道吸收鋅有缺陷所致。患兒血清毛發中鋅離子的含量降低。其特征是腔口及四肢末端有特殊皮損、脫發慢性腹瀉甲營養不良和生長遲緩。用鋅劑治療后,皮疹可迅速完全消退。長期接受靜脈輸注高營養者,如營養液中鋅含量低者使鋅耗竭,可發生獲得性腸病性肢端皮炎。  

目錄

病因和發病機制

本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鋅缺乏癥,血清鋅水平≤9Bmol/L。引起血鋅水平降低的機制不清,可能與腸道轉運蛋白或鋅結合蛋白缺乏或缺陷有關。  

臨床表現

平均發病年齡為出生后9個月,以斷奶前后發病者居多,但有些輕型患者可因長期誤診而拖延至成年。本病起病隱匿,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皮膚損害

多對稱累及口、眼、鼻、肛門女陰等腔口周圍以及骨突起部位(如肘、膝、踝、指關節枕骨等處)。早期皮損為紅斑基礎上的群集水皰或大皰,尼氏征陰性,可因繼發感染變為膿皰,形成糜爛面后干燥、結痂,形成鱗屑,可逐漸融合成境界清楚的鱗屑性暗紅斑,酷似銀屑病皮損,周圍有紅暈(圖26—3)。愈后無瘢痕萎縮

2.腹瀉發生率90%。表現為水樣便或泡沫樣便,惡臭,每天約3~8次,還可出現畏食、腹脹嘔吐胃腸道癥狀。病程長或嚴重患者可出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性成熟受阻等。

3.毛發和甲損害可見頭發眉毛睫毛脫落,表現為彌漫l生或片狀脫發,嚴重者可呈全禿,與皮損同時或稍后出現;甲板出現肥厚、萎縮、變形甚至脫落,亦可發生甲溝炎。  

診斷和鑒別診斷

本病依據典型臨床表現,結合血清鋅水平降低(正常值9.1

8~19.89umol/L)可作出診斷;堿性磷酸酶是含鋅的金屬酶,其水平可隨血鋅缺乏而降低,因此肝功能正常者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也可作為機體鋅缺乏的佐證。

本病應與尿布皮炎,念珠菌性間擦疹、大皰性表皮松解癥掌跖膿皰病等進行鑒別。  

治療

母乳喂養,補充維生素,糾正腹瀉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二碘羥基喹啉可增力l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常用30~45mg/(kg.d),分3次口服,癥狀改善后逐步減量:硫酸鋅2mg/(kg、d)門服,一般用藥24小時后顯效,腹瀉減輕,2~3周皮損消退,3~2周后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健康問答網關于腸病性肢端皮炎的相關提問

關于“腸病性肢端皮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婷婷开心五月综合视频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看片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免费大片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