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間骨折
A+醫學百科 >> 股骨粗隆間骨折 |
股骨粗隆間骨折
目錄 |
概述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損傷,患者平均年齡比股骨頸骨折患者高5~6歲。由于粗隆部血運豐富,骨折后極少不愈合,但甚易發生髖內翻。高齡患者長期臥床引起并發癥較多。
診斷
明顯外傷史,患肢疼痛,活動受限。Х線片可確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況。
治療措施
患者多為高齡老人,首先注意全身情況,預防由于骨折后臥床不起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各種并發癥,如肺炎、褥瘡和泌尿系感染等。骨折治療目的是防止發生髖內翻畸形,具體治療方法應根據骨折類型、移位情況、患者年齡和全身情況,分別采取不同方法。
1.牽引療法
適應所有類型的粗隆間骨折。尤其對無移位的穩定性骨折并有較重內臟疾患不適合手術者。牽引的優點是可控制患肢外旋,對I、II型穩定性骨折,牽引8周,然后活動關節,用拐下地,但患肢負重須待12周骨折愈合堅實之后才可,以防髖內翻的發生。
對不穩定性骨折牽引的要求是:a.牽引重量,約占體重1/7;b.一旦髖內翻畸形矯正后,需保持占體重1/7~1/10的牽引重量,以防髖內翻畸形再發;c.牽引應維持足夠時間,一般均應超過8~12周,骨折愈合初步堅實后去牽引。
2.閉合經距多根斯氏針內固定
先行脛骨結節牽引,進行復位,行全身系統檢查,傷后3~7d內在骨折臺上手術。用4枚直徑3.5mm斯氏針同股骨頸骨折多根斯氏針固定術。
3.釘-板類內固定
本方法適用于成人各種類型骨折,常用的內固定有DHS(動力性髖螺釘)和Charnley滑動加壓釘等。
4.Ender釘固定
釘從股骨內髁上2cm處鑿孔,在X線電視熒光屏上觀察Ender針,穿過骨折部直達股骨頭關節面下0.5cm左右。使數根釘端呈扇形或魚叉樣散開,以固定近端骨塊。術后施皮牽引或防外旋鞋。
5.Gamma釘固定
90年代初,一些國家采用Gamma釘,即一根帶鎖髓內針,斜穿一根通過股骨頭頸部粗螺絲釘,因主釘通過髓腔,從生物力學分析,力線離股骨頭中心近,因此,Gamma釘股骨內側可承受較大應力,可達到早期下地負重的目的。
病因學
老年人骨折疏松,當下肢突然扭轉、跌倒甚易造成骨折。由于粗隆部受到內翻,引起髖內翻畸形。
臨床表現
病人多為老年人,傷后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短縮及外旋畸形明顯,無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較少的穩定骨折,上述癥狀比較輕微。檢查時可見患側粗隆升高,局部可見腫脹及瘀斑,局部壓痛明顯。扣擊足跟部常引起患處劇烈疼痛。往往需經X線檢查后,才能確定診斷,并根據X線片進行分型。
并發癥
肺炎;褥瘡;泌尿系感染
參考
健康問答網關于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相關提問
關于“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