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火
A+醫學百科 >> 肺火 |
肺火,肺中火邪。有虛火實火之分。肺陰虛而生火為虛火,肺熱盛極化火則為實火。參肺陰虛、肺實熱條。肺火盛者,易咳嗽。.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癥狀;一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
由于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癥狀。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臟腑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內在情況,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癥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癥狀輕,時間長并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這種分類為有關治療提供了依據。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卻只能針對癥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泄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并不奏效,反而誤事。
出自A+醫學百科 “肺火”條目 http://m.crossoverdream.com/w/%E8%82%BA%E7%81%AB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肺火”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