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陰挺,病證名。婦科常見疾病之一。指婦人陰道中有物突出。《景岳全書》:“婦人陰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數(shù)寸,謂之陰挺。”包括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陰痔陰脫等。又名陰突、陰茄陰挺下脫茄病、下(疒^番)、雞冠瘡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陰挺出下脫候: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chǎn)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臨床多見因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因產(chǎn)用力,或勞力過度、抬高負重等致氣虛下陷,系胞無力而陰挺下脫,或因產(chǎn)育過多,房事所傷等,致腎氣虧虛,帶脈失約,沖任不固而系胞無力;亦有因脾虛聚濕,日久化熱濕熱下注或脫垂又感染濕熱邪所致。氣虛下陷者,兼見氣短乏力,小腹空墜,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內升麻炙黃芪用量須加大;腎虛者,兼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宜補腎益氣,用大補元煎鹿角膠、升麻、枳殼。濕熱下注者,兼見脫出物表面潰瘍,外陰腫脹疼痛,黃水淋漓,身熱心煩小便短赤,治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外治可用烏梅蛇床子等煎水薰洗。參見子宮脫垂條。又:陰挺或指陰縱,詳見各條。

目錄

含義

病證名。婦科常見疾病之一。指婦人陰道中有物突出。《景岳全書》:“婦人陰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數(shù)寸,謂之陰挺。”包括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陰痔、陰脫等。又名陰突、陰茄、陰挺下脫、茄病、下(疒^番)、雞冠瘡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陰挺出下脫候: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chǎn)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臨床多見因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因產(chǎn)用力,或勞力過度、抬高負重等致氣虛下陷,系胞無力而陰挺下脫,或因產(chǎn)育過多,房事所傷等,致腎氣虧虛,帶脈失約,沖任不固而系胞無力;亦有因脾虛聚濕,日久化熱,濕熱下注或脫垂又感染濕熱毒邪所致。氣虛下陷者,兼見氣短乏力,小腹空墜,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內升麻炙黃芪用量須加大;腎虛者,兼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宜補腎益氣,用大補元煎鹿角膠、升麻、枳殼。濕熱下注者,兼見脫出物表面潰瘍,外陰腫脹疼痛,黃水淋漓,身熱心煩,小便短赤,治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外治可用烏梅蛇床子等煎水薰洗。參見子宮脫垂條。又:陰挺或指陰縱,詳見各條。

婦女陰中有物下墜,或挺出陰道口外者,稱為陰挺,又稱陰挺下脫、陰菌或陰。因本病多發(fā)生于產(chǎn)后,故又有“產(chǎn)腸不收”之稱。陰挺包括了西醫(yī)所稱的子宮脫垂及陰道前后壁膨出。本節(jié)主要討論子宮脫垂。  

陰挺的診斷要點

1.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外,作為診斷標準。

2.根據(jù)脫垂的程度,子宮脫垂分三度:

I°子宮頸下移至處女膜陰道口內,但不越出陰道口。 Ⅱ°A子宮頸脫出陰道口外,宮體仍在陰道內。 Ⅱ°B子宮頸及部分宮體,大部分陰道前壁脫出陰道口外。 Ⅲ°整個宮體脫出陰道口外,全部陰道壁外翻。一般認為I°及Ⅱ°A可服中藥治療,Ⅱ°B及Ⅲ°常須手術治療。  

陰挺的辨證分析

陰挺發(fā)生的主要病因病機是多產(chǎn)、產(chǎn)傷等,導致中氣下陷腎虛不固,使胞絡損傷,不能提攝子宮。治法應根據(jù)“虛者補之,陷者舉之,脫者固之”的原則,以益氣升提,補腎固脫為主。  

陰挺的辨證論治

氣虛型【證見】 子宮下移或脫出陰道口外,自覺小腹下墜,有物從陰中脫出,勞則加劇。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尿頻,帶下量多,質稀色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治法】 補氣升提。

【方藥】

1.主方補中益氣湯(李呆《脾胃論》)加味

處方:北黃芪50克,白術15克,陳皮6克,升麻15克,柴胡6克,黨參30克,炙甘草9克,當歸15克,續(xù)斷15克,金櫻子30克(或用金櫻子根),枳殼15克,水煎服。

2.中成藥

補中益氣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升陷湯(龔其恕《浙江中醫(yī)雜志》1985.4)

處方:柴胡15克,升麻15克,黃芪60克,桔梗10克,知母15克,黨參60克(重者用紅參15克,另燉后兌人)。水煎早晚2次分服,每日劑。

(2)老南瓜蒂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老南瓜蒂6個。將瓜蒂對剖開,煎取濃汁頓服。每日1次,5日為1個療程。

(3)托垂方(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升麻4克(研末),雞蛋1只。在雞蛋頂端鉆一個黃豆粒大小的圓孔,把藥末放入雞蛋內,攪勻;取白紙一小塊,蘸水將蛋孔蓋嚴。然后將蛋放蒸籠內蒸熟,去殼內服。每天1次,10日為1個療程;間隔2日,再服第2個療程。

腎虛型【證見】 陰中有物脫出。腰酸膝軟,小腹下墜,小便頻數(shù),夜間尤甚,頭暈耳鳴。舌淡紅,脈沉弱。

【治法】 補腎固脫,佐以益氣。

【方藥】

主方大補元煎(朱丹溪丹溪心法》)加減

處方:黨參30克,山茱萸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黃20克,當歸15克,炙甘草9克,山藥30克,北黃芪30克,白術15克,金櫻子30克,菟絲子20克。水煎服。

說明: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宮常脫出陰道口外,摩擦損傷,局部出現(xiàn)紅腫潰爛,黃水淋漓,帶下色黃量多,或如膿有臭氣,此時必須先清利濕熱,內服龍膽瀉肝湯加減。也可用此湯外洗,再噴撒喉風散合珍珠層粉,以清熱解毒生肌。局部癥狀改善后,按各型施治,或行手術治療。  

陰挺的其他療法

陰挺的針灸治療

(1)氣虛者,取督脈、足太陰、陽明經(jīng)穴為主。針刺補法并灸。取穴:百會氣海維道足三里三陰交

(2)腎虛者,宜調補腎氣,固攝胞宮,取任脈足少陰腎經(jīng)穴為主。取穴:關元、子宮、照海。  

陰挺的飲食療法

北芪升麻烏雞湯:烏雞1只,宰好去腸雜洗凈,再將北黃芪30克、升麻15克入雞腹中,然后加水500毫升及調料適量,隔水燉爛。食肉飲湯,隔日一料,連服多日。腎虛明顯者,也可加入巴戟天肉30克。

豬腸巴戟湯:豬大腸300克,巴戟天30克,升麻9克。將大腸治凈,升麻、巴戟天一起納入大腸內,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燉至爛熟,調味后分次吃腸喝湯。每周2~3次,連服3周。

乳鴿北芪杞子湯:將乳鴿宰凈切塊,加入北黃芪、枸杞子各30克,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去藥渣飲湯吃鴿肉。隔日1次,連服10-15次。  

陰挺的預防與調護

實行計劃生育,優(yōu)生優(yōu)育,可大大降低陰挺的發(fā)病率。 實行新法接生,及時修補裂傷會陰。 產(chǎn)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慢性咳嗽

關于“陰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 亚洲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最大丝袜首页第一国产 |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