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水痘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病毒感染 >> 水痘
傳染病學

傳染病學目錄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性感染,多見于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癥狀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征。

目錄

病原學

本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雙股DNA,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溶血素

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后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后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發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癥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秕出現與間歇性病毒血癥有關。隨后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癥消失,癥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于脊神經后根神經節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炎,并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后者液化及組織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后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感染后可變為膿皰。皮膚損害表淺,脫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愈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可出現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臨床表現

潛伏期14~16日(10~24日)

(一)前驅期嬰幼兒常無前驅癥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上呼吸道癥狀,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二)出疹期 發熱同時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點:

1.先見于軀干、頭部,后延及全身。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后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后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皰液初為透明,后混濁,繼發感染可呈膿性,結痂時間延長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及四肢近端。數目由數個至數千個不等。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口腔、外陰、眼結合膜等處粘膜可發生淺表皰疹,易破潰形成淺表性潰瘍,有疼痛。

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皰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癥而死亡;皰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臟者稱為播散型,多見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癥

并發癥

(一)皮膚皰疹繼發感染 可引起膿皰疹蜂窩織炎敗血癥等。

(二)肺炎成人多為原發性水痘肺炎,發生在出疹后1~5日,兒童常為繼發性肺炎,多發生于病程后期2~3周。

(三)水痘腦炎 發病率低于1‰,兒童多于成人,常于出疹后一周發病。臨床表現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少數有中樞神經系統后遺癥

(四)其它 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診斷

(一)流行病學 對冬春季有輕度發熱及呼吸道癥狀的學齡前兒童,應注意仔細查體,詢問有無與水痘患者的接觸史

(二)臨床表現根據皮疹的特點,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現,各種疹型同時存在,出現粘膜疹,全身癥狀輕微或無,多能確立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2.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3.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后用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咐試驗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鑒定。也可取新鮮皰疹內液直接做電鏡檢查。

4.血清抗體檢測 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等方法測定。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膿皰病 好發于鼻唇周圍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膿皰及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現,無全身癥狀。

(二)丘疹樣蕁麻疹 系嬰幼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皮疹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無紅暈,分批出現,離心性分布,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三)帶狀皰疹 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治療

(一)一般處理與對癥治療

呼吸道隔離,臥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涂以龍膽紫新霉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抗組織胺藥物。并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激素一般禁用,當合并有嚴重并發癥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預防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癥狀。最近幾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參看

32 麻疹的預防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32
關于“傳染病學/水痘”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