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細胞白血病
| A+醫學百科 >> 腫瘤 >> 多毛細胞白血病 |
多毛細胞白血病舊稱白血病性網狀內皮組織增生。本病以出現形態學上特異的多毛細胞為特征。這種細胞在光鏡下為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胞漿邊緣不規則,呈鋸齒狀或毛狀突起,因而得名。細胞核常不規則,核周常有一圈光暈,偶見核仁,胞漿量中等,瑞氏染色呈天藍色。掃描電鏡下可見細胞膜表面有較多散射狀的細長毛狀突起,一部分細胞呈皺折狀突起。其細胞膜單克隆抗體表型屬成熟B淋巴細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大多為陽性。酸性磷酸酶陽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
多毛細胞白血病臨床表現在成人以慢性病程者多見,70%——90%的病例有明顯脾腫大,部分病人常因體檢時發現脾腫大而確診,約半數病例有肝腫大,淋巴結腫大多不顯著。周圍血象常表現全血細胞減少,多數病例有明顯粒細胞減少。骨髓檢查比較困難,往往呈干抽現象,需做骨髓活檢。骨髓表現粒系增生減低,網狀纖維增多,有中度至廣泛的毛細胞浸潤。小兒時期此病罕見,多為急性病程,一般為3——10個月。診斷主要依據找到典型的毛細胞。此病對目前常用化療效果不佳。脾切除可使生存期明顯延長,并能糾正全血細胞減少。文獻報道應用α-干擾素治療有一定效果。
參看
|
|||||||||||||||||||||||
出自A+醫學百科 “多毛細胞白血病”條目 http://m.crossoverdream.com/w/%E5%A4%9A%E6%AF%9B%E7%BB%86%E8%83%9E%E7%99%BD%E8%A1%80%E7%97%85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 關于“多毛細胞白血病”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