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本病表現極為復雜,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損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潰瘍硬下疳;二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及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心臟、神經、胃、眼、耳受累及樹膠腫損害等,梅毒還可通過胎盤傳給下一代,引起新生兒先天性梅毒,危害極大。  

目錄

致病原因

梅毒侵入人體后,經過2-3周潛伏期(稱第一潛伏期),即發生皮膚損害(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這是一期梅毒。發生皮膚損害后,機體產生抗體,從兔實驗性梅毒的研究證明,梅毒初期的組織學特征是單核細胞侵潤,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細胞浸潤,13天達高峰,隨之巨噬細胞出現,病灶中浸潤的淋巴細胞以T細胞為主,此時,梅毒螺旋體見于硬下疳中的上皮胞間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細胞的內陷或吞噬體內,或成纖維細胞漿細胞、小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及淋巴管局部淋巴結中?! ?/p>

臨床表現

發生時間一般在發病后2年,但也可更長時間達3-5年者。好發于40-50歲間。主要是由于未經抗梅毒治療或治療時間不足,用藥量不夠。

三期梅毒的特征如下:①發生時間晚(感染后2-15年),病程長,如不治療,可長達10-20-30年,甚至終生;②癥狀復雜,可累及任何組織器官,包括皮膚、粘膜、骨、關節以及各內臟,較易侵犯神經系統,易與其它疾病混淆,診斷困難;③體內及皮損中梅毒螺旋體少,傳染力弱,但破壞組織力強,常造成組織缺損,器官破壞,可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④抗梅治療雖有療效,但對已破壞的組織器官則無法修復。⑤梅毒血清反應不穩定,陰性率可達30%以上,腦脊液常有改變。

三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占晚期良性梅毒發生率的28.4%,多數在感染后3-10年內發生。臨床上可分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近關節結節。皮膚損害有如下特點;①數目少,孤立或簇集而非對稱,常發生于易受外傷部位;②全身癥狀輕微,皮損缺乏自覺癥如侵犯骨膜及骨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③有樹膠腫性浸潤硬結,破潰后形成的潰瘍其底仍有硬固性浸潤,消退甚慢,常達數月以上;④潰瘍具有特異的腎形或馬蹄形;⑤潰瘍可中心治愈,而邊緣常繼續擴延;⑥損害表面梅毒螺旋體少,暗視野鏡檢難以查見,但接種可呈陽性;⑦破壞組織力大,愈合可形成瘢痕。  

診斷方法

梅毒螺旋體檢查。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在皮損處,用玻片刮取組織滲出液淋巴結穿刺液,見有活動的梅毒螺旋體。

免疫熒光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綠色的梅毒螺旋體。

梅毒血清試驗。

根據所用抗原不同,梅毒血清試驗分為以下兩大類: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用心磷脂作抗原,測定血清中抗心磷脂抗體,亦稱反應素。

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異性與VDRL相似,優點是肉眼即可讀出結果。

不加熱血清反應素玻片試驗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異性與VDRL相似。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熒光梅毒螺旋抗體吸收試驗:此法是較敏感和較特異的螺旋體試驗。

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操作簡便,但對一期梅毒不如FTA-ABS試驗敏感。  

治療方法

梅毒的青霉素治療方案

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膚、粘膜、骨損害等患者,病期在兩年以上的潛伏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經梅毒等。對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魯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萬單位,共15次,總劑量900萬單位?;蛴?a href="/w/%E8%8B%84%E6%98%9F%E9%9D%92%E9%9C%89%E7%B4%A0" title="芐星青霉素">芐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萬單位,共三次,總量720萬單位。

對于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梅毒不用芐星青霉素而用普魯卡因青霉素,每天肌注一次,每次60萬單位,至少20次,總劑量1200萬單位以上。

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療:兩歲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療方法可按成人的相應病期進行,其用量不超過成人的劑量。

關于“三期梅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动漫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 亚洲日韩日本大陆一区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