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黏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皮膚黏膜一般指腔口位置,如口腔黏膜鼻黏膜尿道黏膜等。  

目錄

皮膚黏膜類型

主要表現為:

(1)暴露部位皮疹:可呈各種皮疹,輕者為稍帶水腫紅斑,重者出現水泡潰瘍糜爛皮膚萎縮色素沉著及瘢痕形成。

(2)蝴蝶斑:典型頰部蝴蝶斑只見于1/3至1/2患者,非每例皆有之。蝶形紅斑常具診斷特異性。

(3)光過敏、脫發:值得重視的是脫發。美國風濕病學會舊分類標準有此一項,1982年修訂時刪除,美國患者21%~57%有脫發,但我國患者似高于此。盡管脫發輕重定義難下,但明顯脫發應是重要體征之一。

(4)其他皮疹:如頰部紅斑、盤狀紅斑(伴有盤狀紅斑的SLE患者病情常較輕,腎臟受累者少見,預后較不伴有盤狀紅斑的患者為好)、深部狼瘡(又稱狼瘡性脂膜炎,有脂膜炎結節)、斑丘疹血管皮膚病變:血管炎癥或血管痙攣所至,一般為小血管毛細血管受累,以血管炎性皮損、雷諾現象、甲周紅斑、甲床裂片出血網狀青斑(與抗心磷脂抗體有關,多見于下肢手掌)、手掌網狀青斑、狼瘡性凍瘡(凍瘡樣皮損)、毛細血管擴張(多見于手指掌面小魚際等處)、甲周和指尖紅斑、杵狀指皮下結節等。肢端明顯血管炎可引起壞死、色素沉著、皮膚過度角化。皮膚色素沉著(多在日光暴露區)。

(5)黏膜潰瘍:口腔黏膜紅斑糜爛、鼻黏膜潰瘍、牙齦炎口腔或鼻咽部無痛性潰瘍是診斷標準之一。  

皮膚黏膜出血

是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或受輕傷后出血不止為臨床特征。  

病因

1.毛細血管壁異常

(1)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以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2)過敏性、單純性、老年性、機械必紫癜等。

(3)維生素C維生素P。缺乏,尿毒癥動脈硬化等。

2.血小板異常血小板減少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如藥物、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脾功能亢進等。

3.凝血障礙先天性障礙:血友病、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凝血因子v缺乏癥發性障礙:維生素K缺乏癥肝硬化肝癌等.

4.抗凝藥物治療過量。  

伴隨癥狀

1.四肢對稱性紫癜伴有關節痛腹痛血尿者,見于過敏性紫癜

2.皮膚黏膜廣泛性紫癜,伴牙齦出血鼻衄,甚或便血、血尿者,多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3.黃疽:肝臟疾病

4.自幼即輕傷后出血不止,常有關節腔內出血及家族史者,應考慮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異常。

關于“皮膚黏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h动漫在线 | 午夜成人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国语AV | 天天爱天天久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